脐带血是存是捐?从不是单一选项,不被误导,也别被忽悠

快讯 趣财经网

随着脐带血应用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关的质疑与争论不断涌现。不少网友有这样的疑虑:脐带血到底能不能治病?疾病发生时,自存脐带血是否也被疾病“污染”?采血量怎么可能够用?不少人也乘着疑虑的东风,撰文声称“小时候没有存储脐带血的条件,如今不是一样活得好好的。”

实际上,许多缺乏科学考据、只为博公众关注的言论不仅会给普通人带来误导,同时会对从事和研究该领域的医学工作者带来伤害。

有关脐带血的“一手”消息

2022年4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国家限制类技术目录和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22年版)的通知,其中包括与脐血相关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其中明确表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适用于治疗包括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某些恶性肿瘤、部分遗传病、先天性疾病及代谢疾病。

美国纽约血液中心(NYBC)的统计数据表明,脐带血已用于80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血液疾病、癌症,甚至包括如慢性肉芽肿病、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胸腺发育不良等免疫系统。

时代的发展让脐带血医疗实现了大跨步前进!

近年来,医疗工作者渐次发现脐带血在早产儿疾病甚至是艾滋病领域的应用;国外专家学者曾就新冠疫情展开研究,结果发现脐带血干细胞对治愈新冠拥有出人意料的疗效。尽管距离大面积应用还有一段距离,但每一个成果的诞生都在证实着脐带血所蕴含的强大生命力。

有关脐带血的“不单一”选择

早在1999年,国家卫健委(原卫生部)提出设置脐血库规划,并成立脐血库专家委员会,制定并颁布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严明了脐血库的设置审查条件,并规定脐血库须通过执业验收后方可开展相应业务。

目前,我国共有七家脐血库先后获得卫健委的批准,分别位于北京、广东、山东、上海、四川、天津以及浙江。

依托国家政策,七家脐血库从筹建到通过验收都经历了漫长周期;而作为特殊血站,这七家脐血库具有严苛的脐带血采集及制备流程,由此使得全国各大医院所接收、应用的脐带血有出处(所属正规脐血库),有检测(入库出库前经病原微生物、细胞活性等检测、),能溯源(由专业人员转运接收),确保生命接力迅速有效。

近年来,大量专家学者呼吁自存与捐献脐带血。而随着大众对脐带血认知的提高,市场上也产生了不一样的声音,例如误导大众脐带血储存存在某种“经济阴谋”,对脐带血产生一系列的质疑。

其实,在认同脐带血价值的情况下,不同储存的形式都是被鼓励的,不存在“阴谋”,而大众的质疑也更可以靠事实证据来进行说明。对于有经济条件的家庭,可以选择自费储存,为自己的家庭保留下来;如果经济条件有限,可以选择捐献,为社会大众奉献爱心。面对“脐带血量少作用小”等的质疑,临床结果已经证明如果采集的单份脐带血有核细胞数量或HLA位点相合率高,单份脐带血完全可以承担一位大体重患者的移植使命。如果单份脐带血受以上因素制约无法满足输注要求时,双份脐带血移植、脐带血联合外周血移植也是安全、有效的替代移植选择。

存储脐带血就是为生命投下一份重要的保障。

实际,每个人都拥有存储脐带血的机会,但却并不像许多言论中宣扬的“只要想存,一定能存”,正规的机构对脐带血捐献或存储有严格的要求。例如,有的脐血库规定,脐带血内造血干细胞的含量必须不低于2*108,低于该数量将无法为患者提供足量的有效干细胞;脐带血需经过病原微生物检测合格后方能入库,细菌霉菌、病毒阳性的脐带血都是不能储存。在此进一步说明的,只有选择正规的脐带血存储机构,在严格的条件下完成脐带血的制备检测流程,才能充分保障投下的“生命的保险”持续有效。

脐带血医疗,需要的是身临其境而不是隔岸观火

用客观的态度面对和解读脐带血,才能从这份“救命良方”中真正获益。如今,我国学者不仅积极探索脐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边界,同时制作相关冻干剂、干细胞药物,试图不断放低脐带血应用门槛,让这份珍贵的红色流淌在更多人身边。有脐带血,生命“救”有更多希望,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千万人实践出的道路,如果它有一份期限,那么就是“现在”和“未来”。

✽本文资讯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或采购等决策建议(Q8)。